联系号码
+86-17701222771 / +86-15831235169 / +86-15033244691
电子邮箱
shendehospital888@163.com
中文
网站首页
医院概况
医院简介
医院环境
医院位置
施院长介绍
专业介绍
脑瘫的专业介绍
脑瘫手术及手术项目
脑瘫康复及康复项目
问答
团队展示
医疗动态
医疗动态
我们去俄罗斯筛查
我们去接机
案例
安德烈
娜美
乔八
做检查
家属的感谢信
就医指南
语言
cn
中文
网站首页
医院概况
医院简介
医院环境
医院位置
施院长介绍
专业介绍
脑瘫的专业介绍
脑瘫手术及手术项目
脑瘫康复及康复项目
问答
团队展示
医疗动态
医疗动态
我们去俄罗斯筛查
我们去接机
案例
做检查
家属的感谢信
就医指南
Previous
Next
Previous
Next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专业介绍
>
脑瘫康复及康复项目
查看分类
脑瘫康复及康复项目
脑瘫的专业介绍
脑瘫手术及手术项目
脑瘫康复及康复项目
问答
(一)传统康复
一、小儿脑瘫的针灸治疗
针灸疗法是中国传统康复医学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儿脑瘫属于中医“五迟五软”、“五硬”、“痴呆”、“拘挛”、“痿症”等范畴,针灸疗法便是治疗此类病症的主要疗法之一。通过针刺经络皮部,可疏通经络脏腑之气,调整机体,使经脉流通,气血流畅,筋脉得以濡养,废痿肢体功能得以改善。现代研究也表明针刺可引起神经生理学和神经化学的反应,从而产生镇痛和调整神经肌肉功能或内脏功能,因此,对于脑瘫的治疗,针灸疗法有着药物无法替代的作用。具体应用主要有头针疗法,体针疗法。
二、小儿脑瘫的中医推拿按摩治疗
中医按摩疗法是治疗小儿脑瘫的重要疗法之一。该疗法运用中国按摩的特色优势,从传统医学整体观出发,以经络学说为基础,与现代医学中枢神经损伤后功能恢复理论相结合,进行点穴、按摩、运动等综合治疗脑瘫的方法。运用手法作用于病患的体表、受损的部位、不适的所在、特定的腧穴、疼痛的地方,可有效促进功能障碍的恢复,促进脑瘫患者的正常运动发育,预防关节挛缩和畸形。具体的手法有背部六法(扣、点、提、拍、推、整);四肢经络点穴或经络按压与功能性按摩等形式,采用多样的手法以及运动训练等。
中医推拿按摩的功效: 1、预防关节挛缩畸形
在全身和肢体上的推揉,能促进患病部位的血液循环,用不同手法刺激肌肉反复地收缩,从而提高肌力,促进肌群运动协调,改善随意运动,纠正异常姿势;在痉挛的肌群上进行点揉、按压、弹拨起到松解作用,可预防肌肉和关节挛缩、畸形。
2、纠正异常姿势效应
按摩疗法可使神经刺激活动加强,以促进脊髓和中枢神经功能的恢复,加上功能运动训练,能有效调整神经正常反射,促进脑瘫患者的正常运动,使运动模式得以固化,并提高肌力、平衡肌张力,预防并纠正脑瘫患者的各种异常姿势。
3、脑功能代偿效应
脑神经细胞具有可塑性和代偿性,通过对头部穴位、经络的按压能醒脑开窍、镇心安神,可促使“休眠”状态的脑细胞复苏,加强脑细胞的发育和髓鞘形成,提高脑功能的代偿能力,改善各种“脑源性”的功能障碍,如智力低下、语言障碍、吞咽困难等。
推拿按摩疗法的作用:
增强肌肉的兴奋性,增强四肢关节的活动度,消除肌肉痉挛,消肿散结,消炎止痛,消除疲劳;治疗四肢关节疼痛及痿软;治疗软组织劳损及肿痛;治疗关节粘连、关节扭伤、关节变窄、关节炎症、关节畸形、关节强直、关节屈伸不利等;恢复关节功能、恢复筋腱痉挛短缩及错位、缓解肢体瘫痪及功能障碍等均为最有效的治疗措施。
三、中药药浴疗法治疗脑瘫
原理:按照中医辨证施治原则,根据不同疾病,将药物制成水剂,人体浸浴其中,在一定的温度与促透剂的协助下,药物经皮肤快速吸收,从微循环进入血液,直达病灶的一种治疗方法。
作用:
a、整体调整脏腑平衡 b、降低肌张力 c、改善机体运动功能 d、消除乳酸减轻疼痛
效果:
a、通经活络,促进血液循环调整脏腑阴阳平衡。
b、减弱肌肉牵拉作用的反应,使脑瘫患者的肌张力降低。
c、软化、松解挛缩肌腱;松弛骨骼肌,缓解全身痉挛,改善剪刀步、尖足,促进坐、爬、站、走的功能恢复。
d、缓解骨骼肌的异常兴奋状态,缓解疲劳,促进睡眠、改善精神状况。
(二)现代康复
一、RT 感觉统合训练
1、感觉系统的概念
感觉统合,是指个体对进入大脑的各种感觉刺激信息(视、听、触觉等),在中枢神经系统形成有效组合的过程。即个体在特定的环境内有效地利用自己的躯体,对不同感觉通路(视、听、触、嗅等)而来的空间和时间上的输入信号进行解释、联系和统一。感觉统合是一个信息加工过程,即大脑必须统合信息才能产生注意、记忆、思维和推理等心理活动。
2、儿童感觉统合失调
感觉统合失调是指进入大脑的各种感觉刺激信息不能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形成有效的组合。感觉统合失调又称为“神经运动功能不全症”,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障碍,多发生在5、6岁至11、12岁的儿童身上。
3、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症状与表现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分为:
1、身体运动协调障碍(运动不良,在学习困难儿童中较正常儿童更多见);
2、结构和空间知觉障碍(空间距离知觉差、左右分辨不清);
3、身体平衡功能障碍(端坐、写字姿势不正);
4、视听觉及语言障碍;
5、触觉防御障碍(当外界刺激作用于皮肤时,出现异常的躯体和情绪反应)。
二、PT--运动疗法
1、运动疗法的概念
运动治疗又称为运动疗法(physical therapy),通过徒手和借助于器械,通过主动和被动使局部或整体功能得以改善,身体素质得以提高的一种治疗方法。主要目的有两方面,其一是促进正常运动的发育;其二是抑制或减弱异常运动姿势的发生。
主动运动根据运动时有无外力参与可分为随意主动运动、助力主动运动和抗阻力主动运动。
(1)随意主动运动是指运动时完全由病人活动肢体,肌肉主动收缩来完成,在运动过程中不需要外力的帮助。如:病人自己活动四肢关节、医疗体操、传统医学中的方法等;
(2)助力主动运动是指运动的完成部分由病人主动收缩肌肉,部分借助于外力的帮助,外力可以来自于机械(如滑轮、悬吊带等),健侧肢体或他人的帮助。 (3)抗阻力主动运动是指运动中需克服外力阻力才能完成,又称负重运动。多用于肌肉的力量训练和耐力训练。
被动运动 运动时病人完全不用力,肌肉不收缩,肢体处于放松状态,由外力完成整个过程。
2、运动治疗适应症
1、神经系统疾病:脑血管意外、颅脑损伤、脑性瘫痪、脊髓炎症或损伤等;
2、运动器官疾病:四肢骨折或脱位、颈肩腰腿痛;
3、内脏器官疾病:高血压、内脏手术等;
4、代谢障碍性疾病:糖尿病、肥胖等;
5、其他:肿瘤治疗后;
3、运动治疗的禁忌症
(1)体温38°C以上者。
(2)平静时脉搏超过100次/min。
(3)舒张压>16kPa(120mmHg),有自觉症状,或收缩压≤13.3 kPa(100mmHg),有自觉症状。
(4)心力衰竭非代偿状态,有心源性哮喘症状,呼吸困难,全身水肿,胸、腹水。
(5)心肌疾病发作10d以内。
(6)重度心律不齐。
(7)安静时有心绞痛发作。
(8)外伤后症状明显。
(9)术后未拆线。
(10)有剧烈疼痛。
(11)骨折愈合不充分。
(12)显著衰弱,无治疗欲望着。
(13)恶性肿瘤未经妥善处理者。
4、运动能力主要训练内容
脑瘫儿童运动能力的主要训练内容为:翻身、坐、爬、站、步行、上下台阶、跑、伸手取物、捏取、拧盖、系扣子、穿袜子、折纸等。
三、OT--作业疗法
1、作业疗法的概念
是应用有目的的、经过选择的作业活动,对身体、精神、发育有功能障碍或疾病以致不同程度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和职业劳动能力的患者进行训练,使其生活、学习、劳动能力得以恢复、改善和增强,帮助其重返社会的一种治疗方法。
2、作业疗法的目的
1、促进运动发育
2、促进上肢功能发育
3、改善直觉、认知功能
4、日常生活活动
5、促进情绪、社会性的发育
四、ST-语言训练
1、语言训练的概念
-解决患儿语言认知障碍问题-
【病理原理】语言发育障碍据不同的病因,症状,归纳为:构音障碍,语言发育迟缓,失语症,听力障碍等。脑性瘫痪引起的语言障碍主要是构音障碍。构音障碍是由于脑损伤所致的呼吸器官及发音器官的运动障碍和功能异常,可影响言语的清晰度及流畅性。临床上多见于,面部肌肉随意运动减少,表情呆滞僵硬,唇部肌肉挛缩或无力,舌自主运动减少,鼻音过重等等。同时也受参与呼吸的颈部,肩部,胸腹部,背部等各肌肉群的协同作用的影响。
2、构音障碍分为以下四类:
1、痉挛型构音障碍:主要见于痉挛型脑瘫,构音肌群肌张力增高,肌力相对减退。言语特征为说话缓慢费力,鼻音较重,音量控制差,语调异常,唇肌挛缩,舌体短厚、左右交替运动减退,软腭上抬困难,常伴有咀嚼、吞咽障碍。
2、弛缓型构音障碍:主要见于弛缓型脑瘫,构音肌群以肌张力低下,肌力减退为主言语特征为构音欠情,不适宜的停顿,鼻音过重,受损的嘴唇下垂,常伴有流涎等。下唇肌力过低会出现习惯性的张口现象。
3、不随意运动型构音障碍:主要见于徐动型脑瘫,构音肌群不协调运动。言语特征为发音低平、单调、颤音、短促,呼吸调节差,语速控制差,伴有面部表情的不随意运动。
语言发育迟缓在脑瘫儿童中比较常见,他们开始讲话迟,而且词汇增加迟,抽象词语不能理解,很难用完整的语句来进行语言表达。患儿语言发育迟缓,主要是由于脑瘫患儿多数处于被人们忽视的环境中,特别是语言环境及周围环境的限制所导致。
每个脑瘫患儿都是独立的个体,有个体差异的存在,每个孩子的训练计划都是不相同的。语言训练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患儿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恢复患儿的交流能力。
3、治疗原则语言训练的六大原则
1、早发现,早治疗
对于脑瘫患儿要早期发现孩子有无语言障碍,如有障碍的话,最好早期开始干预与治疗,效果就会越好,因此,早期发现有语言障碍的患儿是训练的关键期。只有早发现才能早期开始治疗。
2、评定准确,针对性强
语言治疗前应进行全面的言语功能评估,了解言语障碍的类型以及障碍的程度,制定针对性的训练计划。训练过程中要定期的评估,了解训练的效果,或根据评估结果来调整治疗计划。
3、难易适度,循序渐进
言语训练的过程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简单到复杂。如果患儿的听、说、读、写等功能均有障碍,就应该从听理解力开始,重点应该放在口语的训练上。治疗内容及时间的安排要适当,避免患儿出现过度的疲劳。
4、及时反馈,增强信心
根据患儿的训练反应,强化其正确的反应,不断给孩子鼓励,淡化错误的反应。
5、患儿主动参与
言语训练的本身就是一种交流的过程,需要患儿的主动参与,训练师和患儿之间,患儿与家长之间的双向交流是训练的重点。
6、形式多样,长期坚持
语言的矫治和训练是长期而艰苦的,家长要有极大的耐心和毅力,教育要持之以恒,这样才能有收获,才能使语言障碍的脑瘫儿获得良好的语言基础。
网站首页
电话咨询
微信客服
在线地图
复制成功
微信号:
点击复制微信号